您有沒有想過,家用淨水器過濾出的飲用「純水」是否等於「健康」?本期專訪,余素林博士將會與我們深入剖析不同淨水技術的特點,以及哪一款淨水器較適合家庭長期使用。
A:Amway
Y:余素林博士
A:您在研究淨水技術時曾遇過哪些挑戰?哪種技術最讓您期待?
Y:坦白說,開發並推出淨水器的過程充滿挑戰。它涵蓋科學原理、工程設計、實際應用乃至市場推廣等各個層面,且會遇到很多困難。對我而言,在確定淨水器的技術路線時,首先排除的是反滲透膜處理技術。原因是市面上已有多家公司提供現成的反滲透膜組件,購買後只需自行組裝,技術挑戰相對較少。
其次,我希望保留飲用水中天然的礦物質,並非將其完全去除。所以,我當時主要選擇以活性炭吸附技術為基礎,並搭配其他過濾組合。然而,一般活性炭的吸附容量有限,濾心更換頻率高,而且它對去除重金屬的效果不佳。因此,我們最期待一部淨水器能夠具備高密度、高吸附容量的活性炭技術,以提升對重金屬的濾除能力。
A:為甚麼您不建議家庭長期使用反滲透技術的淨水器?
Y:我認為在會議場合或出差旅途中,飲用經反滲透技術處理的瓶裝水是沒問題的。但是,若在家庭裡長期使用,我則明確反對。
反滲透膜(RO)的孔徑極小,約為0.0001微米,雖然它能有效去除水中的有害物質,如重金屬、細菌、病毒、農藥殘留及PFAS等,但是它會把水中所有的礦物質與微量元素,包括鈣、鎂、鉀、鋅等,一併去除。所以,最終產出的是「純水」,也有部分人稱之為「窮水」,即是缺乏營養價值的水。
雖然人體獲取礦物質的主要途徑來自食物(佔比超過95%),但日常飲用水仍是不可忽視的補充途徑。對於飲食不均衡者或處於特定生理階段的人群,例如兒童和孕婦,若長期缺乏有營養的飲用水,可能會引發潛在的健康風險,例如心血管疾病或骨骼健康問題,這一點已有很多研究證實。
此外,使用反滲透技術的淨水器在運作過程中,需要加壓泵來推動水流通過極細的膜孔,這不僅令出水速度變得緩慢,也增加了整體能源消耗,除了影響日常使用體驗,也對環境的永續性構成挑戰。
敬請留意下期最終篇章,余博士將會分享對新㇐代eSpring™智能淨水器性能的看法及它如何為香港家庭帶來幫助,並會提供建議給所有安利事業的夥伴。